《流浪地球2》出书啦!中国人的科幻电影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4-02-23 12:01:11       来源:爱游戏电竞app 点击:

  四年后的春节,《流浪地球2》再次以奇观式呈现,刷新了影迷对“现象级”的认知,将中国科幻类型片创作提升至新的高度。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导演郭帆领衔的影片团队,以硬科幻的外壳、顶尖水准的制作和聚焦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理念,向世界讲述了不同于好莱坞风格的“中国故事”,树立了新的中国科幻影史里程碑。

  然而对于主创团队而言,巨大的工作量超乎每个人的想象。当所有人带着信心和经验上路,却再一次经历了一场生死跌宕的冒险。

  导演郭帆坦言,原以为拍摄续集是“从1到2”的积累过程,却没想到,最终面对的依然是“从0到1”的开拓、质变与超越。

  心中有山,才是真正攀爬的动力所在。讲好中国叙事,所有人摸索的经验、尝试的方法、流下的眼泪都是开创性的,它们会成为未来的铠甲。

  这一次,《流浪地球2》电影团队和图书编委,携手中信出版集团,在《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中,记载了这个团队新的征程。

  《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电影制作全记录,披露创制细节和十万字完整电影世界观。

  “我们只有尽可能做到我们能做的一切,才能无限接近大刘对科幻片的要求:好的科幻片是纪录片,可以描绘出未来的历史。”

  描绘未来的历史并不是一件易事,历史的血肉需要细节去充盈。如果说第一部《流浪地球》是在挑战国产重视效电影的完成度,《流浪地球2》则是完成电影细节的“多样性”。

  为了让观众感觉“比1好一点”,电影团队全身心“钻进”了细节的N次方。一位影迷自从电影上映以来,在影院反复刷了100多遍,依然能不断发现新的细节。

  这些细节体现了电影团队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全力以赴”。每一天,大家都不停地为超越昨天的自己而奋进。

  编委团队深入剧组探秘、披露诸多电影之外的专属档案、收录一手设定资料,包含分镜头画稿、平面设计手稿、珍贵剧照等。

  揭秘各种高科技场景和道具诞生始末:MOSS、太空电梯、月球发动机、门框机器人、机械狗笨笨、休眠舱、潜水服、工程外骨骼……

  秉持着电影将细节做到极致的观念,手记从最开始的目录中即增加满满的“隐藏彩蛋”,每个章节前的红色数字都代表着特殊的寓意,它们是与影迷隔空对话的专属浪漫。

  如果说细节形成了《流浪地球2》有血有肉的肌理,那么电影世界观和编年史则是故事能够自洽生长的骨骼。

  《流浪地球》第一部的电影世界观搭建,是从“太阳危机”被发现开始的。想要呈现可信的“流浪地球世界”,就必须明确阐释这样一个世界的根本原则。

  集结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机构的20余位科学顾问,画出了进入流浪地球世界的路线图:

  从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医疗教育、心理健康状态,到流行趋势、各学科发展与研究成果等,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详尽铺开。

  最终,《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中展现的完整世界观长达十万字,甚至比《流浪地球》原著还要长。

  在这里,我们正真看到2044年超强太阳风暴与2058年月球危机的“历史记录”,看到北京航天中心与中科院数字生命研究所的成就与历程,看到“流浪地球法”的颁布起草,也看到那个时代的奥运会、大学生活与“二次元”新生态。

  在电影里,有人拿起一封信,或者拿起一部手机,手机上面的新闻、聊天记录、显示的内容都需要有具体内容。

  例如,在电影中,人类在太阳系的最后一届奥运会——2044年上海奥运会,原本计划于夏季举办,但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不得不延期。

  影迷们惊喜地在书中发现,为了最大限度展现出其真实性,剧组竟然还为这转瞬的镜头,专门制作了宣传海报。

  logo的设计无比精巧:五环变成了地球脱离太阳系的运行轨道。这充满想象力的构思,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细节决定成败,究竟要多少努力,才能无数次地创造惊喜?

  在这个庞大世界的纹理中,埋藏着无数惊喜,体现了每一位剧组人的热爱与付出。

  “我们并不是创造流浪地球世界的人,我们是跟随这样一个世界去发现的人,去探索的人。”

  植根于所有人的热爱与付出,这样一个世界拥有了真实的生命力,于是就这样,它点燃了更多人的梦想与爱。

  这些年来,除了电影创作,导演郭帆和团队始终在做这样一项工作:把电影工业流程与艺术管理经验完整记录下来,并进行研究整理,希望能为后来者的电影创作提供经验。

  郭帆说:“我相信,一茬接着一茬干,未来电影人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电影也一定会慢慢的好。”

  于是,《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承载了更多的意义。这是一本厚厚的“错误集”,全方位记录了电影的创制全流程:

  用三幕的形式,深度访谈电影主演主创和幕后团队,为咱们提供了一条走入重视效科幻电影幕后的“访客路线”。

  在这过程中,我们正真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正在被创造、被记录,看到国家的发展为电影提供了强大依托与支撑,也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创制仍需面对技术、人才、境遇、流程、标准等方面的积累不足带来的诸多困难”。

  与第一部相比,《流浪地球2》多了两条叙事线,每条又牵扯多个时代,历史跨度长达数十年,信息量极大提升。

  因此,叙事、表演、视效、场景等各方面的复杂性与第一部相比,提升了几个量级。

  手记中记载了剧组人员从“零”开始每一步的探索,他们坚持做到极致,不断刷新“可行性”的定义。

  在2021年剧组正式成立后,郭帆导演每天平均三小时的睡眠,让手记的编委会甚至想把它的体检报告作为本书附录来呈现。在面对“这次《流浪地球 2》的拍摄中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的问题时,郭帆有些苦涩但又有些昂扬地回答了三个字:“还活着。”

  173分钟,7万字剧本,20万字编年体,3000余个视效镜头,近三万人次的工作团队……

  有影迷评价道:“我们正真看到的呈现部分可能是1,但是剧组背后做的可能是10、100,甚至是1000。”

  单是作为影片“黑科技”代表的太空电梯,就包含9000万个零件、300亿个面,26万盏灯。设计师们在它身上花费了长达一年半时间,经过了几十个版本的迭代修改。

  “在太空电梯这个场景里有件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道具师崔文良表示,在开拍前两天团队临时决定换掉太空电梯里的所有键盘面板,30多人持续工作30个小时,硬是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正是这些一点点的摸索、试错、迭代、精进,才呈现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能量。同时,他们也用这些创造性成果,为中国的电影工业开辟出一条可能的通路。

  在本书创制历程的最后,收录了《流浪地球2》电影青岛部分拍摄杀青日的日程通告,以及导演郭帆给全体家人的手写寄语。

  “如果你想再次拥有你从未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再次去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这还不是结束,这是再次的开始。”

  《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由郭帆导演工作室监制,装帧工艺精美,并不断迭代升级。

  自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我经常被问道:中国科幻电影的黄金时代是不是已经到来?

  “一个时代的到来”常常是后人书写历史的标记。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正在被创造、被记录。这本手记和电影《流浪地球2》都在见证一段历史的发生,一种趋势的延续。

  希望这本时间的礼物,带给更多的影迷以乐趣,更多的电影人以经验,更多的科幻爱好者以梦想,更多的读者以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