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美好的中国色彩

   时间:2024-10-09 10:25:13       来源:解决方案 点击:

  近年来,中国传统色彩从历史与生活的隐匿处慢慢重现于世人面前,人们猛地发现,随着中华文明同步生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审美基因——渗入中华文明社会生活数千年的“中国色彩”,原来一直就存在、生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颜色的视觉与想象之美是动人心魄的,天缥、天青、天水碧、梅子青、明绿、鸦青、鹰背、月白、东方亮、甜白、明黄、流黄、麴尘、真红、退红、出炉银、醉红、谷色等美丽色彩,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数千年来逐渐生长出来的数百种如此美好的中国色彩,成为华夏文明重要的视觉构成。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一书的出版,是近年来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与应用的重要出版之一。全书以古典色彩为线索,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考工记》《尔雅》《诗经》《博物志》《说文解字》等古代文献中溯源传统色彩的表达,广泛搜集古代汉语色彩词汇,追寻色彩语言变化的痕迹,品读中国人的色彩命名智慧。通过大量的考察、记录、实践,回溯中国人的色彩美学传统,展现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流变与发展,增强色彩文化自信。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一书的核心是中国传统色彩。但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色彩呢?中华文明有自己完整独立的色彩体系与应用观念,从远古至当下绵延流长。在历代诗词歌赋、艺术图像、传统服饰、建筑彩绘、民俗风物与日常生活里,能够正常的看到太多以色彩之名被感知到的视觉之美,它们表现出了强大的视觉存在与符号象征性,是视觉感知中的“中国文明”“中国之美”。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庞大,涉及了历朝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存在于历史进程中,也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得以体现。不过,当下的人类对于中国传统色彩,却多少感觉陌生。它虽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却没办法一下子看清楚它们的模样。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作为中华文明视觉文化重要构成的中国颜色,从历史发展与色彩观念和美学的角度看,有几个基础概念极为关键,即天玄地黄、五色五方观念、正色间色观念、国家色彩象征、等级色彩观念。在此基础上,生长出了属于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中国色彩最重要的观念,是以天玄地黄为核心的五方色彩观念,即以青、赤、黄、白、黑指代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并进而与五行木、火、土、金、水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方位、色彩、五行一体的基础观念结构。五色因此被称为正色,同时配置了低等级绿、红、碧、紫、流黄五间色,从而形成了正间、间色体系。色彩的历史最早可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记载百工的书籍中发现。据《周礼·冬官》的《考工记》记载,当时关于设色的工匠,有画、缋、钟、筐等五类。在《设色之工》的“画缋之事”里,描述了较多色彩,是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对应诠释色彩,天是玄色,地是黄色,其次青和白。这一大约成形于春秋战国的整体观念对中国此后的社会生活影响巨大。从秦朝开始,便形成以五行色彩决定国家象征色彩的“五德终始”符号象征方法。历史中所谓的秦朝尚黑、汉朝尚赤、晋朝尚白、唐朝尚黄的国家色彩符号应用,所根据的都是这五行五方五色观念。

  在色彩观念指导下,中国的等级色彩规定使用慢慢的变严格,等级也越见清晰。自唐朝始,黄色成了皇家专用色彩,而最为典型的则莫过于隋唐之后官员自上而下紫、绯、绿、青的九品等级色彩,黄袍、紫衣也因此成为皇权与世俗权力的代言。与此同时,在等级色彩之外,中国古代物质生活中也生长出了以文人趣味为代表的青、绿、白与水墨色彩美学,充足表现了隋唐之后中国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色彩话语。当然,民间色彩的应用是极其丰富的,在等级色彩严格规定使用的前提下,对那些未被规定的、数量众多的、间色的大量使用,以及现实中对规定色彩的违规使用,都使得民间色彩应用的现实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关键是中国色彩美学并非仅存留于历史的想象之中,它是植根于历史发展并深深渗入日常生活之中的现实之“色”,本书试图探讨的正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色彩的现实应用。

  近年来,有关中国传统色彩的著作多了起来,但这些研究与著作,大多是关于色彩研究的局部视角,是色彩历史、观念、语言、技术、应用、象征与意义。《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却不一样,既是深厚学术的积淀,也是科学与实践的、复杂且严谨的中国传统色彩专著。

  社会生活中的色彩是很复杂的,中国传统色彩是历史、观念、语言、技术、审美、象征、文化交流的复合产物,更是人的现实感知与应用,要讨论这样的对象是困难的。本书似乎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目的就在于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色彩“难题”的破解不能仅凭学术热情与学术想象力,是需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全面的、综合的、具备当代意识与前瞻性的。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斑斓”,唯有“斑斓”可以形容这一传统色彩著作。行文间隐藏的色彩斑斓,既是从文字转换的色彩视觉体验,也是中国色彩传统的显现。本书叙述力求平易,在色彩历史的细细道来中,作者试图让读者“了解色彩的奥秘与趣味性”。这不是一本板着脸的色彩著作,是从读者出发的、有趣、神秘且兼具审美体验的视觉之书。作者虽在序中自谦“笔者对纤维染料、颜料领域钻研较多,领悟较深,因此本书将侧重此方向说明”,但书中有关传统色彩历史观念、文化交流与审美溯源的表述却极为丰富、深刻,并将其糅合在有关染料、颜料的技术性描述中。

  本书分八个板块,各有侧重,“斑斓”更像是总揽式叙述,由此生长出来的七个板块分别是青、赤、黄、黑、白五个正色结构,以及最重要的两个间色绿和紫。从“斑斓”的整体叙述到七个色系的细致展开,能够准确的看出本书所遵循的核心内容,即历史的、应用的中国色彩现象背后,是关于人的生命、痕迹、价值,还有某种“不完满”,对过去的中国色彩“现象”研究,其目的不在过去,而是“当下”及“未来”的色彩应用。在作者看来,“古人用生命走过的色彩痕迹,必有其价值。不完满的部分,有时候可以用科技的力量去改造,以适合现代人应用于生活之中。了解过去,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让向前的力量,更有信心,有踏实感”。作用于色彩的科技力量,是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的,试图重新找到过去的色彩传统技术并指导当下的色彩生产,必然涉及色彩技术(科技)问题,即传统色彩技术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完满”。本书是不断重现中国色彩“痕迹”并试图揭示中国色彩“真相”的复调式写作,作者清晰、老到的叙事手法由此可见一斑。《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是清晰可见的比较式写作,这是典型的“曾启雄式”讲述色彩的叙述结构,也是讲述色彩这种既可见亦不可见的特殊事物的必然选择。色彩本就是视觉比较的产物,当人们试图去描述、讨论色彩,就必然进入“比较”式的表达语境。具体到历史与传统色彩,可以说,没有比较,色彩历史就无法被真切感知,人们之所以能够感知到历史的、传统的色彩,本质上是比较的结果。如文中有关“紫色”的比较式叙述,在贯通东西古今的历史、技术、经济、时空与差异化铺陈、展开和分析中,显得极其充分。从紫草到紫胶虫,从东西方染紫技术差异及色彩倾向,到动植物染材与经济、政治关系,都进行了相互关联、互证、比较式的讨论,文中的紫色,并非简单的色彩知识描述,这种传统色彩的阅读体验和知识获取,是启发式的,也是具有问题导向与辨疑式的阅读过程,某种“为什么”总是伴随阅读过程同时发生,然后,作者在适当的时候,揭示了某些答案。

  关于中国色彩历史的揭示,在本书中颇为引人注目,但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却是有关传统色彩技术的描述。书中有关传统染色的技术性描述自然重要,但其中最关键的,却是有关染色技术“失败”的描述,也即文中那些“试误”的发生与经验教训。

  “试误”是科学、技术必经的过程,古代染色技术的文献文字虽在,但缺失的技术关键却更多,“试误”因此成了我们不得已选择的“有效”方法。“试误”所具体针对的,就是传统色彩染色的技术与经验结果。作者的态度是极其明确的,在他看来,“由于传统染色之处理技术几乎失传,因此经常必须以‘试误’的方式去归纳复原”。

  “试误”成了当代复原传统色彩染色技术的必经之路,也是成功的关键,但多数情况下人们只关注成功的结果,对失败和失误过程的描述、分析则极少,甚至没有。曾启雄对于传统色彩技术复原的探索历经三十几年,其色彩技术之经验,绝非简单的、单一的技术,而是不同技术碰撞、“试误”之后的技术复原。如“染色的酸碱”中有关草木灰碱度试炼的描述,看似毫不经意,但有经验的植物染从业者都看得目眩神迷。文中关于草木灰碱度试炼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尤其是此技术上各国的差异和偏好等,都让我们对染色技术的复杂、多样、差异的体会更为深刻。

  该书中有关染色过程失败的经验教训比比皆是,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研究而言,这是本书最重要的贡献,也是从已知的其他染色技术著作里无法获知的、隐藏在技术说明与结果描述背后的秘密。对“试误”如此强调,最重要的原因主要在于,作为一位资深的、经验比较丰富的教育家、色彩理论研究者和色彩技术应用实践者,作者深知古代色彩技术复原的艰难及其关键,也因此对那些因为商业利益,以传统之名毫无根据、随意捏造的民间传统文化应用现象深恶痛绝。不过,作者在表达上依然是隐忍而克制的。在作者看来,那些“没有相关细腻的基础研究数据作为根据,片面地指定某个色彩,就叫作中国传统色彩,是令人不安的鲁莽行为。”

  该书呈现出了丰厚的学养、实践经验、学术视野与文献功底,书中有关古代文献的陷阱与启示,也成为作者关切的重点。仅举“时令的色彩”短小匆匆的描述,从边民色俗到皇家礼制,从季节山野中的山蓝、蓼蓝,文献中各地的蓝染,果实、花叶、根茎与采收时间,季节、温度、湿度与染色效果的差异等,都进行了极为精确的描述,信息量大且关联复杂,却无阅读障碍。

  该书的行文有作者的性情,充满情感且极为有趣。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可从未板着脸,他在感知生活的有趣,对未知的惊奇探索,对美好事物的多样想象。书中既有关老爷那把青龙偃月刀究竟为何色这种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有盐巴树下不差盐的诙谐之语。同时,书中也有着年轻人的浪漫,既有关于黄庭坚诗文里“野人采郑花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的染色描述,也感知着“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的想象与诗意背后的颜色浪漫。色彩是一种感觉。中国传统色彩,在时间与空间里一直在变化,如今,我们很难以某种确定的样貌去捕捉,也很难武断地认定某种色彩就是传统色,而只能依据相关的研究作出合理的推测。也许,这本书的价值不是让你记住几个传统色彩的名称,也不是与你探讨传统色彩文化,只是让你与传统色彩重新邂逅,唤起久远而深刻的色彩记忆。

  以上是作为读者的我,一位传统色彩研究者对该书浅陋的阅读体会,虽则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本书对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关注者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中国色彩美学的热爱者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营养丰厚的精神食粮,是值得着力推荐之书。

  中国色彩是如此美好,《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中有中国色彩美学最具体的表现,也隐藏着中国人深层的精神结构。

  人民网杭州10月4日电 (记者杨磊、李乃妍)10月4日晚,递补奥运奖牌颁奖仪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中国运动员切阳什姐、刘虹、吕秀芝分别递补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银、铜牌。…

  国庆假期,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震撼上映。“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中国人民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松骨峰上的三连,一定会被新中国、被中国人记住的”……影片以热血激昂的台词、震撼壮烈的场面,把观众的思绪带回那段7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峥嵘岁月。…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